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黄道吉日
2014年黄道吉日
2014年拜神黄道吉日
2014年拜神黄道吉日查询
更新时间:2024-06-16 22:27:13
热门资讯
跳喜乐神
过去,贫穷的嘉陵山乡,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生活,人们在繁忙的农业生产劳动之余,尤在每逢节日庆典的夜晚,总想寻点乐趣,丰富一下生活。那时,没有电影,虽然有些地方组织起大戏班子,但表演人员和道具都很多,必须在有戏台的地方才方便演出。所以,当时只有特别兴旺的宗族和帮会,才于祠堂或会馆修建戏台,满足乡亲(本族...
周庄划灯
镇郊白家浜村,曾流传一种奇特有趣的民间娱乐活动划灯。月白风清之夜,几十条扎满彩灯的船只,在弦乐声中划行于江河上,波光流翠,彩灯摇曳,橹声咿哑,涌泻几十里,显得清丽、雅致又而壮观,被人称为江南第一灯划灯的渊源,可以从清康熙皇帝出巡说起。时值盛世,天下太平,苏州郡守为了取悦正在江南巡游的康熙皇帝,广泛征...
土产风俗之工业
旧时铁匠奉老君为祖师,每逢年节.焚香放炮,拜师祭祖。新岁第一次开炉焚香放炮。禁坐铁砧,忌说龙虎。小炉匠俗叫硬八根,与陌生同行相遇通过盘道交友,俗谓和尚不亲帽子亲。木、石、茅匠奉鲁班为祖师,县城工匠于初一、十五齐集鲁班庙拜师祭祖,协调本行业事务。茅匠重声誉,要求手脚干净(不偷不拿),做活节约材料。木工...
水口泮村灯会
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是水口镇泮村的习俗,也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民间艺术活动。泮村有48个自然村,1.5万多人口,全部姓邝。各村群众和民间艺人用竹、木和各色彩纸,制成1丈多高的大花灯,装饰精致华美。灯会之日,由各村选出的青壮年组成舞灯队伍,伴以几头瑞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游行...
阿西跳月
也叫跳乐,或跳月。彝族阿细人、撒尼人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传说在很早以前,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终于把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
陈来:百年来儒学的发展和起伏
儒学陈来教授在香港孔子学院的讲演今天讲演的主题是有关于20世纪的儒学发展。发展这个词,容易给人一种印象,以为儒学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就知道儒学的发展是充满危机、困境、曲折的,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冲击和挑战我想讲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冲击和挑战,就是要看看近百年的儒学是在什么样的背...
灵璧民风民俗
一、生活习俗:衣着:清代,县人衣料质地多为布料,农民多穿土布(即自纺自织的粗布),富人绅士多穿洋布(即机织印染的细纱布)。建国后,衣服款式、质地、色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0年代,男女服装质地以各色棉织品为主,主要有平纹、纱卡、卡其、府绸、哔叽、华达呢、灯心绒、平绒等布种。男式上衣有中山装、学生装、青...
川牌
川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川纸牌.在西南地区十分流行,特别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川牌形如条状,当地人称此牌为长牌,大致是高14.5厘米,宽3.5厘米左右,牌面由红、黑圆点或文字组成。花式川牌则在牌中间,印...
潜江民俗节庆活
元宵节玩灯,尽人皆知。然而,要是谈到中秋之夜玩灯的情况,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为这是从前武昌地区特有的习俗。中秋节玩的这种灯,不论是制作的材料和方法,都与元宵节的灯不同。它既不像龙灯那样需要缎子或布质的龙灯衣子。也不同于形态各异的散灯那样用纸糊蔑扎。可是它却有一个雅致的名称荷叶灯,把一张荷叶连柄摘下,...
邯郸烤百病
所谓的烤百病就是指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大家收集许多松树、柏树等的枝,再加上一些穿坏了的鞋(取鞋与邪的谐音),破旧的衣服,还有许多的能烧的其他东西,点着后,大家来烤,意味着把自己身上的病患烤走,这是整个正月里最后一间隆重的事,据说要烤100堆火呢。烤百病时也有讲究,身前身后脑袋腿脚都要烤到,让病魔无处躲...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