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陈占彪:传统文化缺位与社会危机
更新时间:2024-06-12 16:13:57

  中国传统文化-古琴

  近年来,重新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有意识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为学界、官方和民间的共识。传统文化复兴的必要性蕴涵在长期以来与传统文化缺失相关的三大社会危机之中:从文化安全层面看,面临着开放社会中文化的失传和失守问题;从精神慰藉层面看,面临着物质社会中精神的空洞和空虚问题;从道德重建层面看,面临着市场社会中道德的失序和失范问题。而这三大社会危机的解决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回应,这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所在。

  文化安全与文化的失传和失守

  我们常常会听到生物安全、军事安全、国家安全、能源安全之类的说法。今天信息交流极为便捷的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安全观,即文化安全,我们面临着突出的文化安全问题。倡扬传统文化以应对中国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失传和失守,有利于强化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维护文化安全。

  当我们指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虽然会强调其所处地域、种族特征等因素,但文化属性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因素。我们向来就有以文化而不是以地域、种族等因素来分别你我、区分中外的传统。钱穆称,中国人言天下,乃指社会人群,兴亡则指文化道统。对中国人来说,一个国家之覆亡往往不在于军事之失败,而在于其语言、文化、学术之灭亡,只要政体不变更,王室推移,无关重要,至于衣冠文物,则为民族文化之象征,不肯轻变。两汉对待匈奴、西羌诸族的招抚怀柔,南北朝时北方士族与诸胡合作都无不是基于此文化决定论。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知识分子尤其是易代之际或危亡之际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固有学术文化倍加重视的原因。他们无非是想藉此能为华夏学术文化留存一线香火,以图保存中华,这就是文化救国的理路,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章太炎的弟子鲁迅也相信文事之力终胜于武事之力的道理,他说,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读史者萧条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记,亦渐临末页矣。

  文化亡而国家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处于亡国之际的中国知识分子明白保存语言、文化、学术之于保全国家种族身份的重要性。

  同样,对于他国异族的侵略者来说,他们何尝不懂欲亡其国必从文化上亡其根本的道理呢?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进行殖民统治时,他们不光是从武力上征服反抗者,而且更着眼于从文化上根本改造殖民地人民。他们阴险恶辣地从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层面上,切断殖民地的故国文化脉络,使其彻底忘记自己的奴隶身份,完成国民身份的重新塑造。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起着根本作用,文化很大程度上甚于军事、政治、地域、种族的力量之原因正在于此。今天,我们重新倡扬中国文化何尝不也是维护全球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血脉和精神家园?

  然而,今天在现代开放社会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我们的文化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这体现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失传和失守两个方面。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