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兰州民间丧葬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13 15:07:45

  兰州旧俗,人到老年,女儿要选闰年闰月(农历)为父母制办寿衣。一般为绸子衣料,红、青、蓝颜色,共做单、夹、棉衣7件。寿衣忌用斜纹布料。儿子为老人做寿材 (即棺材)。棺材以柏木为上,松、杉次之,忌用柳、桑、槐等杂木;油漆颜色以大红为主,前蜂后鹤,云水潮底。人死后,为死者穿好寿衣,置于春凳上(有的用床板),停放于堂屋中央。头朝门,脚朝墙,用手巾或黄、白纸盖脸,双脚用红头绳捆扎在一起,请阴阳或年长者为死者开路 (即用麸子或玉米面从死者头部撒至院外,意即将死者灵魂引向阴曹地府)。设灵堂、香案、献供品。在春凳周围铺草,供孝男孝女跪卧守灵。大门上贴上丧联。一般停丧3至4天(兰州人称之为前三后四),由亲友吊唁。期间,还要请阴阳,做法事,超荐亡灵。孝子披麻戴孝,孝女披发,亲属戴孝布。父母殁后,由孝女送铭旌和幡。铭旌,上书死者姓名,置于棺盖中央。幡作引魂之用,在灵前导引。出殡前一天,举行家祭。主祭人为有声望的长者。在祭礼上,由女婿灵前领羊,先用清水给羊净身,以羊浑身发抖为领讫。然后,宰羊,以羊头献祭。

  滨葬的前一天,请土工打墓穴。墓穴深度为一人一举手,宽为举肘能自由转身,长约2.5公尺。打墓时,要求用撅头一刨到底,忌用铁锨踩挖,墓穴四壁宜毛不宜光。墓穴挖成后,土工要守候到灵枢到来。

  起丧前夕入殓。在棺材底部衬草灰或煤灰,放平七星板,摆7枚硬币成北斗七星状,再铺上长麻与褥子,缓缓将死者仰放棺内,枕莲花枕头,盖被子。周围用土块或土袋子垫稳,面部盖纸,虚掩棺盖。主事人验棺后,孝男孝女亲友向遗容告别,盖棺,然后,起灵出滨。长子背棺材头,花圈、纸扎前行,孝子头前拉纤,孝女两边扶棺,女婿打领魂幡,送葬人员随后缓行。到墓地后,抬棺材绕墓穴一周,然后下葬,壅土填埋成为坟丘,孝子献祭,焚烧纸扎纸钱,孝眷举哀,殡葬礼仪结束。

  灵枢出滨后,家中要打扫卫生,扯去丧联,将垃圾统统扫出焚烧。

  葬后三日内,每晚送水火 (即烧一堆煤火,上置一瓦锅,内盛汤状食物),头一天送出村外,第二天送至半路,第三日送至坟前。从死者殁日计算,逢七日向死者烧一次纸钱,共7次,俗称送七。一百天要烧百日纸。头、二、三周年,烧纸祭奠,全成孝礼。三周年除去死者像片黑纱,或牌位上的红纸罩,民间称除帱。

  现城市推行火葬,葬俗有所改变。一般举行追悼会、遗体告别,然后火化。土葬多入公墓区,葬仪较前简化。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