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慈城古镇 探寻民间古藏书楼
更新时间:2024-06-03 03:59:51

  民间曾用“举人比肩、秀才盈城”的说法来描述慈城古镇,它水墨般的山水风光,的确为历史上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带来灵感,而最好的证明恐怕就是慈城冯氏抱珠楼,它是近年来宁波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藏书楼之一,堪与“天一阁”和余姚“五桂楼”媲美。

  抱珠楼所在的始平路6号冯氏旧居,坐落于慈城古镇西北角的民居群落中。这是一处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典型明式建筑,依抱珠山而建,由三进两层的木结构楼房组成。楼与楼之间有青石板和条石铺成的天井,抱珠楼就在最北面的一进两层楼房。小楼虽历经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建筑基本保存完好。高高的马头墙、精致的木梁雕刻、造型考究的楼梯、结实的楼板,处处透露出一股雅致的书卷气息。目前该楼仍供10余户当地居民居住。

  “抱珠楼”是古镇70余座藏书楼的经典之作,该楼所在的冯氏旧居是一处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典型明式建筑,依抱珠山而建,由三进两层的木结构楼房组成,最北面的一进两层楼房就是抱珠楼。小楼虽历经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据地方志记载,慈城冯氏家族素有读书、藏书的传统,抱珠楼即为清道光十九年进士冯本怀所建立。鼎盛时期,抱珠楼的藏书数量与距该楼不远的另两座藏书楼“醉经阁”、“寄月楼”不相上下,有数万卷之多。抱珠楼主人还亲自参与了书籍的整理、刊刻工作,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溪上遗闻集录》、《别录》道光年刻本的影印件,扉页清楚地标有“抱珠楼藏版”字样。

  慈城历代文化学者频出,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因此藏书众多应在常理之中。由于战乱、失火等种种原因,醉经阁、寄月楼等藏书楼都没有保存下来。抱珠楼何以幸免于难,直到今天才出现在世人眼前?专家们分析,这与冯氏后人不喜张扬的藏书风格密切相关。此外,抱珠楼建筑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盗功能,又长期作为普通民居淡出人们视野,因此最终得以完整保存。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