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青海最早的古桥和古渡
更新时间:2024-06-13 00:27:00

  汉代以前,青海无建桥记载可考,建桥之始在赵充国入河湟时,东汉时有护羌校尉邓训作“革船箄”,贯有造“大航船”,率先跨越黄河天险,开创了建桥设渡的历史。

  最早的桥渡

  桥渡连接道路,一个地区最早出现的桥梁,总是和最早的道路相连的。青海修建桥梁始于西汉,建造在羌中河湟道上。据《后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进入河湟地区,为便利军需,“令士兵入山,砍伐木材六万多株”,“治湟峡以西道桥七十座,令可至鲜水左右”,也就是由今乐都至青海湖的河湟古道上修建了70座木桥,以保证道路的畅通。赵充国开创了青海建桥的历史,是对青海古代交通发展的一大历史贡献。

  黄河天险,是青海古代交通的一大障碍。黄河古时称为大河,汉代以前人们只能是冬天履冰,夏天泅水。至东汉和帝永和元年(公元89年),护羌校尉邓训,自临羌出发,至归义城(今贵德),第二年在归义城附近黄河上“缝革为船,至于箄上以渡河”,初创了渡河交通工具,这种“缝革为船,至于箄上”的渡具,事先将皮革缝制成船,再置于用木杆扎成的大筏子上面,皮革可隔水,木筏有浮力,在今天看来,只不过是皮木筏子,不值一提,但在距今将近两千年的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仍不失为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

  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继任护羌校尉贯有为渡大河,“遂夹逢留河筑城坞,做大航,造河桥,于大小榆谷”,这就是说,贯有在邓训制“革船箄”渡河的归义城、逢留河口一带,建造了一座用数舟连接的浮桥。这是已知的青海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对交通运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类似这种浮桥,在黄河上游一直沿袭到今天。

  进入青海的黄河早期古渡

  青海毗邻甘肃,两省间东西以黄河为界,形成天堑,必有桥渡可通。汉代,没有建桥的记载,但有多处古渡,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是由枹罕西行渡黄河入青,今炳灵寺及大河家过渡至官亭最为重要。官亭附近现存有汉代古城几处,并有烽燧可考。二是由金城往西渡黄河,有钟泉河、新城、八盘、小寺沟四渡,其中小寺沟是主要津渡,八盘、新城次之,赵充国入河湟就是由金城西行渡黄河的。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