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羌族风情
更新时间:2024-06-13 02:24:11

  羌(qiang),中国古民族名,原是古代汉人对居住在祖国西部的游牧民的一泛称。古代羌人并不是单一的民族,自公元前4世纪末叶到宋代,中国西北部的甘、青地区有众多的部落土著民族,这就是历史上统称为羌的民族。羌的称谓从汉代沿袭至今。羌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主要聚居在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历史上,羌族由于无本民族文字,故羌区通用汉文。羌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羌族崇敬的神灵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三十余种,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除火神以锅庄(火塘)为代表外,其余均以一种白色石英石(羌语称阿握尔,意为白石神)为象征,被广泛加以供奉。历史上,羌区无本民族宗教性组织和寺庙,宗教活动由许(类似汉语端公)主持,许也称释比,在羌民中的地位极高,既是人神中介者,又是文化传播者,更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

  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因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制约,其生产生活习俗大多停留在农耕文化阶段,所居之处,依山居之,垒石为室,吃饭穿衣,自给自足。羌碉邛笼为羌族的特色建筑,高者十余丈经数年而不衰。邛笼用石块砌成,战时起防御作用兼备烽火台的功能。衣饰历史上,羌族服饰多以自产的火麻经加工后纺线织成,俗称麻布衫,现羌人多着汉装。饮食以自产的玉米、小麦、荞麦、豆类、洋芋及蔬菜为主食,主要加工成蒸蒸饭、烧馍馍、刀片子馍馍、面皮子(面块)、麦拉子(面汤)、洋芋糍粑等。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莎朗舞和动人的山歌是传统文化的结晶。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