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台湾民间戏剧
更新时间:2024-06-12 03:12:12

  正音

  最早传入台湾的是传统京剧的前身一一次簧曲调(即西皮、二簧)。据《台湾外纪》记载,在郑芝龙管理台湾前后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即17世纪前半期,皮簧曲调已从大陆传入台湾了。那时,台湾通事何斌,从大陆请了戏班在自己家搭台唱戏,演出皮簧曲调,从此揭开了这种戏剧在台湾发展的序幕,并被台湾人称之为“正音”。连横在《台湾通史》中把“乱弹”称为“正音”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正音”是指京剧,而“乱弹”在台湾称为大戏。

  北管与北管戏

  有人说大戏是从福建传入的,也有人说它是从江苏传入的。最初在台南演出时,人们称它为“马仔戏”,或“子弟班”。因为它大多是临时搭台演出的,特点是简单而且有些“粗俗”,所以又被称为“乱弹”。乱弹最早用于祭祀神灵,多在祭神和祭祖时演出。后来在演出中,乱弹因使用的弦琴不同而分化为西皮和福禄两派,两派合称“北管”。北管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嫁娶、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它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小鼓、响盏、古琴、唢呐、大管弦、二弦、三弦、京胡(吊规仔)、椰胡、萧、筝、笛等,单从这些乐器便可以想像北管演奏时那种豪放、热闹的特点了。

  由北管乐器伴奏演唱的戏剧叫“北管戏”。北管戏班多是由农村富家子弟组成的业余戏班,故称“子弟班”。北管戏的唱腔和道白使用的多是带闽南腔的“官话”即(“湖广话”),但为了达到逗笑的艺术效果,剧中的丑角一般使用台湾方言(职业北管戏班对白使用正统闽南语)。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