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苏剧
更新时间:2024-06-13 04:39:16

  苏剧是苏州地方戏,前身是一种戏曲清唱体的曲艺—苏州滩簧,简称苏滩。原名“对白南词”,南词是发源和盛行于苏州的一种声腔。始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据《清稗类钞·音乐》载:“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集同业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角色,唯不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板鼓。所唱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间以谐谑。”所以,滩簧是一种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严格要求像昆曲那样“字正、腔圆、板准”,具有浓厚地方气息及轻柔委婉、圆润幽妙的艺术风格的民间花鼓小戏。

  清乾隆后,因昆曲开始衰落,不少昆曲艺人改唱苏滩,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苏滩的发展。

  苏滩分为前滩和后滩。据民间传说,前滩的产生,是因为清王朝的一个皇帝死后,三年中不准大锣大鼓演戏。于是钱某去掉昆曲的锣鼓,把昆曲脚本中深奥典雅的文词,改成通俗的七字句,成为用丝竹伴奏的苏滩清唱。当时称为钱滩,后来谐音误传为前滩。前滩是正戏,都是由昆曲改编、移植过来的整本戏,是通俗化了的昆曲,也称全滩。后滩是诙谐戏,以地方习尚、风土人情为内容,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小戏。轻松活泼,随意穿插,较多保存民间滩簧特色。由于演唱时油腔滑调,笑料百出,亦称油滩。此外,还有一个人独唱的赋,因能及时编唱时事新闻而风行一时。

  苏滩是说唱曲艺,演员穿便服坐着演唱,既不化妆,也没有舞台动作,称“便服清唱”或“素衣坐唱”。直到20世纪初,开始由便服坐唱发展为化妆坐唱。继而由化妆坐唱发展为有简单的舞台动作的立唱。如此逐渐地向戏曲发展。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