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阳泉平定县宅居
更新时间:2024-06-03 03:13:55

  【宅居】本县民居自古有土窑、石窑、砖窑、瓦房等,后发展到水泥钢筋结构的楼房。至今尚存的旧宅居,多为清末民初所建。 窑洞农村最为普及。最初选向阳土垅挖洞,以石灰抹墙,设门窗,有的还有石料或砖挂前墙,窑内靠墙盘一火炕,俗名土窑或靠山窑。后发展为石料或砖碹拱窑,分纵横两种:纵窑于洞口安门窗,并有一明一暗或一明两暗的套窑;横窑于一侧做门窗。石窑前墙,用锤錾凿以雨点、风披等纹理,大方美观。窑洞天窗顶上留一孔,以对流空气;门坎下也留一孔,俗称猫道。窑洞冬暖夏凉,坚固朴实。 瓦房为城内及县城附近居民主要建筑。民居瓦房通以础石砌明根,前面明柱两排,上有立卧栏杆。檐下有檐台,通常除正面隔扇门窗外,山墙后墙均卧砖到顶,里贴土坯。屋顶铺平瓦盖筒瓦,砌有中脊与边脊计五条。富裕人家脊端按兽或吻,俗称五脊六兽。据传,本县瓦房上的兽头为明洪武年间由皇帝赐准配饰。做正房、主房者多筑五间,俗称戚位。 平房房顶用石灰、炉渣拌合夯制,略有前坡,便于流水;墙壁分条盘型、清水墙多种。 火炕不论是窑洞还是瓦房,室外内均盘火炕,冬季取暖、秋季炕粮缺煤炭的地方还能兼用炕火做饭。农村火炕都筑有通天烟囱或半墙灶洞,煤气外冒,安全科学。 宅院旧时传统的宅院格局多为四合头院。官宦、富豪家住穿心院、过庭院、偏正套院。院开正门者,进院迎面立一影壁;开偏门者,多以配房山墙代影壁。一般农户宅院不配套,有主配房各三间的三三院或主配房三合头院。多数贫苦农民及山庄窝铺的住户皆因地挖窑,依山筑房,或有舍无院,或依土垅成院,或以石墙围院,用荆草编篱入门,一家几代厮居一舍者也不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提供建设集体化新农村,多以排窑上筑排房的土楼为主,讲究整齐划一。80年代初,城镇农村多建正房三至五间,配东西房二至三间,自成一院,且从石碹窑洞发展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80年代后期民用小楼兴起,且日趋考究,客厅、卧室、库房、灶房、盥洗室、卫生间均设计在内;室内以床代炕,冬季取暖为火炉或暖气,也有使用电褥及空调器者。 新中国成立前,富户大族讲究并追求四世同堂、五世济康,故院落居址多有三合头院、四合头院、偏正套院以及一门数进院的群体建筑。本县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民间建房安宅讲究采沟通风、坚固适用、舒适大方,故喜建正房。间数以单为吉,正偏配套,门窄墙高,影壁掩院,严谨封闭的习俗仍旧保留。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