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吃重午粽
更新时间:2024-06-13 01:51:54

  在明代,该日,“造角黍,以馈亲戚”。角黍,即棕子,民间的制作法是:以箬叶包糯米放在水中烧煮而成。以纯糯米包成的,称为米粽;有在糯米中加入豇豆或赤小豆的,称为豆粽;亦有在糯米加入蕃薯(以鲜蕃薯刨成丝,剁细)的,称为蕃薯粽。还有一些农户特在纯糯米中嵌进少量红枣、金丝蜜枣或莲子等,以增加风味,包粽子用的箬叶是箬竹的叶。箬叶包成的粽子,既无毒,且有清香之味,食之宜人。束缚粽子的绳子,一般用棕榈叶片。此叶片烧煮后亦具有清香之味。粽子的形状,多以四角为主,称为角粽,亦有戏作螺旋形的,称为“袅脚粽”。温俗规定,一般是四十个粽扎一把,内有一个特大的叫“粽娘”(一升米做四个);又有一把特小的叫“子孙粽”(一升米做十个);普通的叫“新庚粽”(一升米做六个),是分送亲友邻居的。粽子有两种,上品是馅肉粽、白糖莲子粽;其次是蚕豆粽、槐豆粽、白粽。后者是用早稻秆或豆秆烧灰,取汁浸而煮之(最大特色),通过热水淋掉碱质后即成,俗称“淋粽”。有的地区午宴以粽子为主食。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