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德州端午节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13 13:35:43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莒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挂莒蒲、白芷,喝雄黄酒是为了压邪。端午节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爱国诗人。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是迎涛神说。次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源,至少有四、五种说法,别称也很多。德州还称谓五月大五、端阳节。每逢这一天,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它既是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又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德州多以枣、花生、果脯等作馅心,混在糯米中,用粽叶或竹叶裹成三角状,用线绳捆绑后煮之而成。小小粽子,已经成了端午节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德州农村有些地方还保留着送时的习俗,在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闺女家送草帽、雨伞、扇子、凉席、蚊帐等物品,以备防热、防雨、防蚊咬等,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同时,德州民间还有喝雄黄酒、门窗贴五毒符、插艾枝、蒜苗,以避毒禳灾的习俗。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