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屈原故乡清明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13 07:08:28

  在峡江屈原故乡乐平里有一个神密的传说,战国时期(公元前340278年间),屈原之姐女媭为了医治百姓疾病,寒食节时,日常攀越五指山、攀登女媭洞,用灵牛耕地的撇绳,演变成千丝万缕的葛藤系在腰间,从五指山的顶峰荡向十里之外的九岭头,一会儿从九岭头荡向二十里之外的大老岭,又一会儿从大老岭荡向峡谷万丈的板仓灵牛山,再一会儿从板仓荡回了高不可攀的女媭洞,女媭悬于绝壁,摘取香花百草,为贫困百姓义诊的纪念活动动。人们为了模访这一有趣的纪念活动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悬空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杜甫《清明》诗中: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伴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唐、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沿用至今的清明习俗文化是女媭为民荡秋千。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