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传统式爆米花:装满的是回忆
更新时间:2024-06-13 16:28:20

  “嘣!”随着一声巨响,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

  “中医院附近有人用老式爆米花机打爆米花,你们快来采访,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80后”读者张小姐看了本报近日推出的“老行当新故事”很感兴趣,所以也一直在留意身边的老行当。昨天,她坐车时看到有人打爆米花,就兴奋地致电记者报料。记者迅速赶到现场。

  三兄弟在厦打爆米花

  “响了!”听到打爆米花师傅的提醒,围观的人立马散开,并用手捂住耳朵。

  “嘣”的一声巨响过后,白花花、冒着热气的爆米花从黑色布袋里倒出来。

  “多少钱一包?”

  “2元。”几分钟不到,刚出炉的爆米花就卖完了,打爆米花的师傅这才抬起头,他推了推帽檐,记者看到一张黝黑的脸和满脸的络腮胡。

  打爆米花师傅说他叫胡建凯,安徽人,今年44岁,从16岁就开始打爆米花,“我去过很多城市,几乎走遍大半个中国。厦门算得上是我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已经待了9年”。

  “厦门现在用这种老法子打爆米花的人多吗?”记者问。

  “不多,就我们三兄弟。”胡师傅的回答让记者有些意外。

  “很赚钱吗?”记者问胡师傅,为什么他们三兄弟还坚持这老行当。

  “还行,一天随便都能赚100多元。干这行太久了,改行不知道能做什么。”胡师傅的回答很实在。

  嫌脏累徒弟中途放弃

  胡师傅说,干这行就像游牧民族,没有固定摊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个城市生意好,哪个城市舒服就往哪儿去。惟一不好的是,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且又脏又累”。

  “等儿子考上大学,我就打算退休了。”胡师傅说,家人全靠他养活,所以他还要坚持下去。

  “打爆米花看似很简单其实是技术活,控制火候和气压表的温度很关键,还要会修理这些工具,老式爆米花机的很多零部件都不再生产了,厂家也倒闭了。”胡师傅说,他曾经收过3个徒弟,因为徒弟技术不过关,又嫌干这行脏、累,最终放弃了。对此,胡师傅觉得很可惜:“看来以后我这手艺要失传了!”

  顾客称是买一份回忆

  胡师傅说,他带着老式爆米花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发众人围观,许多人把打爆米花看成是一种表演。

  不过,记者注意到,围观的人大多是“70后”或“80后”,还有一些感到好奇的小孩。而买爆米花的成人甚至比小孩更多。

  两个小学生凑2元钱买了一袋爆米花,一人一半装进各自口袋。这一幕勾起了现场很多人的回忆,大家纷纷说起小时候围着爆米花机团团转的趣事。还有几个年轻人在胡师傅“开炮”后模仿孩童时的口吻喊:“快去捡啊……”

  给记者报料的张小姐说,打爆米花勾起了大家童年珍贵的回忆,小时候许多人都曾带着米或玉米,去打米泡或爆米花,那时候打爆米花师傅就像是明星,走到哪里都能引起围观。

  一对买爆米花的情侣说:“其实我们买的不是爆米花,而是一份回忆。”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