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花山节
更新时间:2024-06-03 02:22:33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东北、滇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

  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云南永善县的马楠山一带,云、贵、川三省毗邻,苗族同

  胞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人数常达数万人,规模盛大,万众欢腾。屏边苗族自治县举行的花山节规模也

  很大,文山、马关、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赶去参加。

  花山节的重要标志是花杆,一般要选择高大挺直,滑溜的青松或松柏做成。先把它削去枝叶剥去皮,扎上五

  颜六色的鲜花和彩旗,装饰得五彩缤纷。大家推举一位"良心好"的人当"花杆头",他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

  晨太阳出山前把花杆栽好。

  花山节这天,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而来,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沸腾

  。当"花杆头"向前来参加节庆的人们敬酒、祝福后,便宣布"花山节"开始。顿时,花山场上锣鼓齐鸣,鞭炮

  喧天,鲜花彩旗迎风招展。人们围着花杆,踏着芦箪、唢呐、胡琴等乐器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跳蹬脚舞、

  三步舞;有的打芦笙架(吹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狮子舞跳得好的,有资格爬上花杆顶端,取下两瓶好酒

  和一个猪头作奖品。花山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马、武术表演、斗牛比赛,优胜者披红挂彩。十分荣耀,还会得

  到一定数额的奖品或奖金。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寻偶恋爱的佳节,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到

  认识、了解。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那一对对身

  着艳丽服饰、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节日期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供销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了许多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农副

  产品、药材等收购到外地出售。整个花山节的活动洋溢着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欢乐幸福,购销两旺的景象。

  寻偶恋爱

  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而来,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沸腾。当"花杆头"

  向前来参加节庆的人们敬酒、祝福后,便宣布“花山节”开始。顿时,花山场上锣鼓齐鸣,鞭炮喧天,鲜花

  彩旗迎风招展。人们围着花杆,踏着芦箪、唢呐、胡琴等乐器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跳蹬脚舞、三步舞;有

  的打芦笙架(吹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狮子舞跳得好的,有资格爬上花杆顶端,取下两瓶好酒和一个猪

  头作奖品。花山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马、武术表演、斗牛比赛,优胜者披红挂彩。十分荣耀,还会得到一定数

  额的奖品或奖金。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寻偶恋爱的佳节,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到认识、了

  解。

  民族团结

  每当相中了合意人,便双双相约到僻静处互诉衷情。有的还互赠礼物,订下终身。那一对对身着艳丽服饰、

  打着五彩缤纷花伞对唱山歌的青年男女,往往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节日期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供销

  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了许多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又把农副产品、药材等收购到外地出售。整个

  花山节的活动洋溢着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欢乐幸福,购销两旺的景象。

  花杆

  苗族节日除与当地民族一致外,特殊的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的“采花山”,又称“花山节”。

  腊月中旬,花山主办人就要在举行花山盛会的地方高高地竖起一根木杆,称为花杆。在离杆顶一米左右的地

  方,挂有红、黄、蓝、白色彩带,以及象征喜庆和将要奖给爬花杆优胜者的芦笙、糖果等。花山节不论是哪

  个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主办人准备一些酒,招待前来采花山的客人。花山场上,举行武术、斗牛、

  赛马、射弩和打毽子等比赛活动。获胜者由主办人挂红戴花,给予物质奖励。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寻爱寄情

  ,互订终身。

  宗教信仰

  过去,花山节往往由无嗣求子者筹办。现在,各地政府为发扬民族文化。每年都拨专款资助,各地花山场日

  益兴旺。 多数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想念万物有灵,认为天地间都有看不见的“鬼

  ”、“神”主宰着。天旱、天涝要祈求龙下雨或止雨。村边寨脚或林中大而老、枝叶茂密的高大常青树,常

  常被当作“龙树”或“神树”加以崇拜。人死后要请师傅“指路”,历数通往祖先居住地方和迁徙的沿途地

  名,使亡魂到达其祖先的发祥地。日常生活中的祝福病痛、生产好坏都认为是“鬼”主宰着,触犯了鬼,就

  要受到惩罚。部分苗族信仰天主教。

  赛歌

  披上节日盛装的“花场”,灯笼高悬,彩旗飞舞,花杆矗立。身穿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布,腰束大布带的

  男子和身着节日盛装、精心梳妆打扮的妇女,吹着芦笙、唢呐,敲着铜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云集会场

  。芦签舞贯穿花会始未,赛歌是花会的主要项目。芦签舞给人一种轻松一个鲤鱼打挺,身体倒转一百八十度

  ,循环反复一直攀到杆顶亮相。表演者双脚夹住花杆倒挂,吹着芦签下滑,距地面数尺时,一个筋斗翻下,

  轻盈自如,赛过体操运动员的技巧,博得全场喝彩,妇女的绩麻穿针比赛,饶有风趣,比赛搓麻绳、穿针引

  线的质量、速度。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她们带来节日欢乐。

  爬杆

  爬杆比赛是节日的重要活动内容。人们在杆顶挂上一葫芦好酒或礼物,要求竞赛者先上杆,后下杆,上杆头

  向上,下杆头朝下,一上一下,快者为胜,可奖得杆顶的美酒礼物。节日期间还举行摔跤比赛,剽悍的小伙

  自愿报名上场,相互角力,胜负由场上裁判判定。跤场上的胜者,往往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是许多姑娘倾心

  的对象。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节日期

  间还进行斗牛,届时,斗牛爱好者从各地牵来高大雄壮的大黄牛,一头头精神抖擞,开上去难估胜负。优胜

  牛由主人牵到花杆前,绕杆一周,然后披红挂彩。

  时间不同

  “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至初十

  期过节;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日过节。花山节期间 ,除了举行跳

  芦笙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前 ,年轻人不得对唱情

  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辈对歌。除了花山节,苗族还过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

  秋节等。

  多种神灵

  历史上苗族崇拜多种神灵,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一般每户人家都在堂屋里正对大 门的墙

  上供祖宗神位和财神位,行医的人家还供奉药王神位,以一块木板上放一个香坛或在墙上贴 几张纸钱表示

  。苗族人家的神龛,外人不得触摸,也忌讳靠墙坐在神龛下,更不能横睡在神龛下, 因为只有死人才横睡

  在神龛下。家里六畜不顺,要杀小猪祭祀门神,称吃“敬门猪”。吃敬门猪以 同姓家庭为主,于晚上夜深

  人静时,在主人家屋内举行,当晚一律不准讲汉话,否则必须重新杀猪 ,一切从头开始。外来客人在征得

  主人同意后,可以参加苗族人家吃敬门猪,但应一夜不语,以免 违禁。吃了敬门猪后,一般要忌门3天,不

  准外人进入。每年农历正月间,苗族人家都兴开财门。开 了财门后,门上都要贴些红纸,谢绝外人进入。

  苗族人家还供有猎神位,称“能嘎”,于屋外石头旁、大树下或土坎下竖几块石头而成。猎神位严禁人和牲

  畜踩踏,更不允许在猎神位处随地大小便。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