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寻找
更新时间:2024-06-03 12:01:24

  清明节的一些传统节俗,如扫墓时焚化纸钱、插柳、冷食等,因与现代文明所倡导的环保、健康的理念相悖,而慢慢为人们所抛弃。但是一个节日一定要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才有文化内涵。对此民俗专家说,要找到传统节俗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清明节才会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重要的仪式行为,这种仪式由于有生者与死者的心灵对话,而带有了某种神秘色彩。山东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李万鹏说,旧时讲究这一天都在祖先坟茔上焚化纸钱、磕头祭拜。现代文明尽管不提倡这些,但在这一天,无论能否到墓前,都应该对祖先之灵进行默悼致哀,感念旧恩。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张士闪说,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有俗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说明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也是清明节的重要节俗。不过,折取柳枝与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不合拍,限制了这一清明节俗的发展。李万鹏说,可以借鉴西方圣诞树商业化的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行柳枝及折柳的商业化,既丰富节日内涵,也能发展地方经济。

  此外,清明节也有一些传统饮食习俗,如斗卵、画卵、雕卵、吃“炊饭”、做“子推燕”等。民俗专家建议,对这些节俗可以进行现代化的加工,比如进行雕卵比赛、饭店推出清明特色食谱等,让这些传统节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节日内容,从而让节日保持活力。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