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鼻箫 表达爱情的乐器
更新时间:2024-06-13 11:02:37

  鼻箫,为边棱音气鸣乐器,箫用鼻吹故称。吹孔设於管端节隔中央,流行海南岛黎族,黎族语也称“虽劳”、“屯卡”、“拉里各丹”。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

  箫管用石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民间多使用一根无节的细竹管,管长60厘米~70厘米、 管径 1.6厘米左右,在距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开 在管身一侧, 也可开成前后各一。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需在节隔中心开一圆形通孔;使用多节竹 管制作,则要打通竹节。吹孔在竹管的细端。

  关于鼻箫的产生,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爱了。临结婚之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被抓起来,峒主硬迫着姑娘嫁给他。姑娘不允,便被关起来。小伙子找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洞里。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知道后,又把小伙子抓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砍 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姑娘心领意会,感动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悲痛欲绝,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然且,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小伙子墓前。以后,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清代张庆长著《黎岐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 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可见,鼻箫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男女都会吹奏。每当夜幕低垂,寂静的黎家村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 还是姑娘对男友的回答,也许是一对情侣依靠在槟榔树下,轮流吹着鼻箫诉说相互的钟情。 在黎家,以鼻箫吹得是否出色来定亲结缘,还可互换鼻箫作为定情的信物。

  《番社采风图考》:“鼻箫,截竹为管,窍四孔,长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节之首。按於鼻横吹之,高下清浊中节度。盖亦可诶。为洞箫者也。麻达夜间引社中,番女闻而悦之,引与同处。”“女长,构屋独居。以鼻箫、口琴,男女互相调和,久而意谐,乃告诸父母。”

  鼻箫有许多固定的曲调,它们大都是无标题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义,在黎族人中世代相传,但各地也不尽相同。而在黎家青年男女中,鼻箫则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难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够在很多的箫声中辨认出自己情人独特的箫声来。“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从这句黎谣中也可看出,鼻箫与黎族青年的恋爱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黎族姑娘也是吹鼻箫的能手,每逢农闲、节日或恋 爱时,当小伙子吹起嘟噜(洞箫)时,姑娘则吹响鼻箫对答。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