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漳州的元宵节
更新时间:2024-06-12 13:54:16

  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上元节”。

  明,用木做灯架或结灯棚于繁闹处,十一晚即试灯。灯用纱或纸做,杂以五色,剪人物极其精巧,有一灯费数十金者。十四、十五日连街接市,荧煌如火城。游人络绎,或拥细乐徐行,箫弦缥渺,谓之“行街”。儿童结队张船灯,步驾于街市,鼓乐蹈歌喧闹达曙。少年聚会僧寺赛机炮,烟花流星错落,观者如潮,十五、十六夜尤盛。清,除做花灯,扎鳌山、放火炮外,子弟还扮仙狮、竹马、龙灯诸戏。《竹枝词》咏元宵:“满城灯火巧安排,兢看鳌山景物佳。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新娶媳妇站于元宵灯下任人观看。

  元宵节除“闹花灯”外,还有“送灯”和“穿灯脚”旧俗。“送灯”指已婚嫁的女方娘家为男方送花灯,闽南方言“莲”与“连”、“灯”与“丁”(孩子)谐音,作为祈祝“连生贵子”或“早日出丁”。“穿灯脚”是已婚未育的妇女,为祈求添丁,在上元期间,去街上鳌山灯棚底下,钻出钻入向灯神“求丁”。此俗已废除。

  今俗,自十三月夜街头巷尾、宗祠宫庙就张灯结彩。游人涌上街头,赏花灯、猜灯谜。 上元节除吃“上元圆”外,家家户户必吃“蚝仔兜”,即海蚝拌番薯粉煮面线。俗谚道:“蚝仔面线兜,好人来相交”。其间巧手主妇要烹饪出最拿手的菜肴,到宗祠奉祀祖宗,谓之“摆菜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节仍沿袭下来,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各企事业单位为主,在中山公园或体育场举办元宵花灯展览。花灯除原有的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绣球灯、鲤鱼灯等等品种以外,又设计了配以声乐、布景等新型花灯。组织民间的弄龙、舞狮等踩街游行。举办芗剧演唱,文娱晚会、体育比赛、猜灯谜、舞会等活动,赋予元宵节新的内容,又不失其浓郁的乡土气息。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