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泰顺廊桥 演绎令人魂断千年遗梦
更新时间:2024-06-12 23:15:16

  大家可能都知道美国阿华麦迪逊的廊桥,但我们自己的国家,在浙江南一个叫泰顺的地方,有更美更精致更丰富的廊桥,这个可能就不是为每个人所知了。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北接文成,西北界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浙江南部的泰顺之所以被誉为“廊桥之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廊桥数量多,而且样式丰富多彩。木拱桥、石拱桥、木平桥、双层桥、单面桥、歪拱桥、碇埠等应有尽有。据最新统计,泰顺现存各式古桥梁500多座。而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诗人描绘为“长虹饮涧、新月出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廊桥更多达32座。

  中国美术史上有一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其核心部分描绘了一座形如彩虹的木拱桥,木拱桥身是用长条圆木穿插别压而成,无立柱支撑,远远望去,极像彩虹凌空悬挂,故而得名汴水虹桥。

  据桥梁史专家称,这种木拱虹桥起源于宋代,也消失于宋代,《清明上河图》是对其唯一的形象记录,至今已湮灭了900年。随着泰顺木拱廊桥的发现,桥梁史专家已经确认,这些至今仍深藏于崇山峻岭中的木拱桥正是汴水虹桥的同类。它的发现使人们有机会一睹昔日汴水虹桥的真容。

  有趣的是,泰顺廊桥的发现又引来一场新的学术之争,由于清代重建泰顺最古老的廊桥三条桥时曾发现过唐代的瓦片,有人推测这里在唐代已有木拱桥,那么,木拱桥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又成了一个新的谜团,如果能找到泰顺唐代已有木拱桥的证据,虹桥的发源史将被改写。

  目前,泰顺共有六座廊桥属于编梁式木拱桥型,它们是泗溪北涧桥、溪东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三魁薛宅桥、仙稔仙居桥。当然,还有一些各具特色的廊桥不可错过,比如双层木制平桥刘宅桥,单边开放如屋廊的东洋桥,石拱桥面上建三层楼阁的毓文桥,等等。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然而,“廊桥”这一称谓泰顺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的。几百年来,泰顺人一直称木拱廊桥为“蜈蚣桥”,实际上木拱桥并没有“蜈蚣脚”。上海交大讲师刘杰认为“蜈蚣桥”在结构上与蜈蚣相似。其实普通百姓,"蜈蚣桥"的称呼代代相袭,至于木拱桥的力学原理不太可能深入探究。在地理偏僻,交通闭塞的山区县,很少有人知道“蜈蚣桥”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泰顺这个廊桥王国偶然被有识之士所发现。1996年11月12日,《中国摄影报》用三分之一的板面头条刊登了萧云集浙南廊桥有遗篇”的图文报道,首次采用“廊桥”名称。从此,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和国内外学者纷纷到泰顺来采访、考察、研究。泰顺廊桥这一国之瑰宝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

  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桥梁专家矛以升先生,组织科学家对浙南叠梁木拱桥进行实地考察与比较研究,确定大量留存于浙南山区的叠梁木拱桥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结构,在由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记载泰顺木拱桥4座。泰顺廊桥闻名于世,因其结构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故名虹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它的地位很高,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即赵州桥)、泉州万安桥、潮洲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中三座桥至今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只留在画中,如今在泰顺发现以虹桥类似结构的廊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廊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浪漫的爱情故事感动无数人,也让人们记住了“廊桥”。

  廊桥其实并不仅仅是一座过河的工具,它还兼有休息亭、驿站、拜神祈福、社交、交通运转、物资贸易等大量民俗、文化、经济、社会方面的功能。因此有人说,廊桥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是明清时期浙南山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内容的重要载体。

  廊桥结构

  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根据桥头纪录民众捐资的情况,在道光年间重修共用去约一百万文,这个造价在当时相对较低。“蜈蚣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为此,“蜈蚣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成,桥廊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廊桥文化

  廊桥是当地乡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场所。如北涧桥上一个个分割均匀的摊位,可想当年如温州五马街般繁荣的景象。桥头形成一条小小的店铺街,底层当店铺,二层供主人居住,必定足租金最贵的地方。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以前常常在北涧桥的桥头上演木偶戏,而另一头聚集上千观众。廊桥中一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有的并不设在桥屋中,偏在一旁,或正对桥头路冲。祭祀的对象有佛教任务如观世音菩萨、门神神荼和郁垒,尉迟恭与秦琼,也有义薄云天的天帝爷,以及能给读书人带来好运的文昌帝和帮人发财的财神爷赵公明。更有一些当地人知道的人物,如陈十四夫人、马仙姑、忠烈王等等。除此还崇祀传说中掌管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杂神和半神。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可以行祀,每年的正月是祭祀最隆重的时期。乡民从四面八方聚桥卜,摆上一整只猪头,再添两盘时令水果,插上几炷香,磕头作辑祷祈福。

  北涧桥红色的桥身轻灵婉约,桥屋屋脊上的飞龙好象要腾空而去,桥下涧水清澈,水中石子历历在目,宽阔的河滩连着农田和竹林。桥头两株大樟树枝桠斜逸,履盖着伸向桥头的幽卡石阶。桥对着两座青山;狮子峰和将军峰,山头笼着一层蔓妙的云雾,亦幻亦真,一派写意山水的境界。北涧桥就在这山水画中,处子般沉着从容。初见它的瞬间,我们的心象赴约会时一样慌乱而兴奋,拿着相机的手仿佛也随了咚咚的心跳而抖动。北涧桥与上游的溪东桥据说是师徒二人建,也叫"姊妹桥"。溪东桥的廊层檐角飞翅,显得宏伟有力。桥上有人用竹席凉晒着罗卜干。桥头有泰顺二中,从二中操场可以到临水殿,其中央藻井层层上收,结构美妙奇特,藻井中心的飞龙华丽生动。从殿宇残存的木雕可以想见当日的华美。

  仙居桥直扑扑的桥身凌跨在澄碧的仙居溪上,想象中的红色桥身早已驳落,露出灰白色的木条,有的地方,挡板已脱落。桥的两头挡着树枝,久无人过,显得那么落寞,甚至有些破败。举着相机摄取它凌空的虹一般的身姿,里面廊屋伸展出的一道曲线,桥头漫入翠松的幽幽的石板路,与新的公路桥并存的对照……仙居桥超越了岁月苍桑的优美和厚重,赋予他形态的乡民的精神和技艺渐渐凸显出来。一行人或深入桥下或走上山道,或越过禁行的树枝走上裂开了缝的桥面,上看下看,左拍右拍,两天来一路狂奔的心得到了抚慰般沉静下来。恋恋不舍离开时,又禁不住为它担心;就在桥头,一条通向上游水库的公路正在修建中,它那苍老的身心还能经受多久现代化进程的隆隆炮声和滚滚车轮的震颤?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4 All Rights Reserved